工人參加工作后,和單位簽署一份書面的勞動合同,這樣雙方就建立了勞動關系。工人有其它合適的工作機會,或者單位違反勞動法規定拒絕支付工資的,工人可以提出離職,解除同單位的勞動關系。那么,工人如何提出解除勞動關系?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做個具體了解。
一、工人如何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勞動者提出辭職(提出解除勞動關系)不需要用人單位的同意。并且如果沒有用人單位提供的辭職申請表可以自己寫一份。具體的辭職方式分三種情況:
1、正常辭職的情況。勞動者依據《勞動合同法》三十七條的規定,勞動者提前30天書面提出辭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第31天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并辦理離職手續。
2、即時辭職,即所謂的快辭。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情況(例如拖欠勞動者工資和未繳納社會保險等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并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剩余的工資、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3、勞動者違法辭職的情況。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情況,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勞動者違法。如果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的(例如招聘該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
二、單位違規解除勞動關系要如何賠償?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第四十七條的補償標準如下: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通過小編的介紹,大家應該知道了工人如何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工人自行離職的,應當提前三十天告知單位,然后會辦理離職手續,轉移社保關系等。如果單位存在違規情況,工人可以馬上同其解除勞動關系,這樣工人是不會承擔責任的,并且可以拿到一筆經濟補償金。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股東權如何確認
2021-02-19抗辯權和抵消權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勞務派遣員工申請仲裁如何處理
2021-01-02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08借款協議不真實訴訟有效嗎
2021-01-14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民法典如何規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企業承包經營合同
2020-11-29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雇主侵占雇員保險金 不當得利被判返還
2021-03-04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注意事項
2021-03-11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1-03-01土地出讓金先征后返合法嗎
2020-12-24出讓地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0影響房屋拆遷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