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勞動關系是建立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是雙方在自愿的情況下達成的,但有時因為勞動者或者用人單位發生了某些情況,認為這個勞動關系不能繼續時,就想不恢復勞動關系了,然后出現了不知道該如何不恢復勞動關系,那么在此之前,小編先給大家普及下關于勞動關系和怎么恢復勞動關系的內容。
一、構成勞動關系須滿足哪些條件
(一)主體
指參加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包括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作為勞動關系主體的勞動者,外國人、無國籍人要成為我國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符合我國《勞動法》關于勞動能力的規定。作為勞動關系主體的用人單位,主要指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二)客體
指勞動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主要包括物和行為。物是指能夠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可以為人類所控制,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物質實體;
(三)行為
主要指勞動行為和勞動管理行為。內容指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依法享有的勞動權利和承擔的勞動義務。
二、怎么恢復勞動關系
現在很大一部分案件是由違法引發的,在處理此類型的勞動爭議案件時,我們認為可以根據當事人的意愿以及案件本身的情況選擇恢復勞動關系或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這兩種方式都是權利受到侵害后的補救方式。根據目前的情況,很多員工選擇恢復勞動關系,但是選擇恢復勞動關系經常會面臨勝訴后可能仍然沒有辦法使勞動關系得到貫徹履行的問題,在此我們想告訴大家,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用人單位重新解雇員工或者員工認為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關系過程中有違反《勞動法》第32條規定的情形的,員工仍然有權利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一)勞動關系的恢復不需要用人單位的同意。
仲裁的裁決書或者法院判決書判決應當恢復勞動關系的,那么員工和企業的勞動關系自該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自然恢復,恢復的效力溯及到用人單位一方違法解除之日,那么對于這段時間的工資待遇相關福利都應該足額的補發給員工。很多當事人認為恢復勞動關系一定要經過用人單位的同意,如果單位不同意,那么勞動關系就不能恢復,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這里要分清楚勞動關系的恢復和勞動關系的履行兩個不同的概念,勞動關系恢復了并不代表勞動關系中確定的權利義務就一定會得到雙方的貫徹履行。因此就如本案中講到的,仲裁裁決恢復了勞動關系,但是由于用人單位一方的態度,造成勞動關系的履行再次出現困難,但是這并不改變雙方仍然具有勞動關系這一事實。
由上面可以知道勞動關系和恢復勞動關系的條件,那么,如何不恢復勞動關系的問題,解答就是可以進行解除勞動關系,或者不滿足勞動關系恢復的條件的時候就可以了,但不管怎么,都要在合法的情況下,要合情合理。最后,如果還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咨詢我們365的專業的律師。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糾紛請律師要多少錢
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2020-11-14貨車剎車失靈乘客跳車身亡,車輛掛靠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01解約定金可否有守約方提出
2021-01-23交通事故傷殘賠償可否另行訴訟
2021-02-20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工程中標后不開工如何索賠
2021-02-24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征地申請需要公開哪些文件
2021-02-18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