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勞動關系,對于一個參與工作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說你在什么企業單位工作都下雨,又能單位進行簽訂勞動合同來確立勞動關系,勞動關系對于自己領取福利和薪酬有著一定的關系,因此對于勞動關系要非常重視,那確立勞動關系的法律依據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
勞動關系,即雙方當事人是被一定的勞動法律規范所規定和確認的權利和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其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的。勞動法律關系的一方(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而另一方(用人單位)則必須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或質量給付其報酬,提供工作條件,并不斷改進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
根據勞動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此處可以與上面部分聯系起來。
《證據規定》第七十五條規定:“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
一般勞動關系是用單位與工作者在新入職時進行簽訂的合同,簽訂勞動合同之后就可以確定自己的勞動關系,通常會在日后的維權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我們一定要確定自己的勞動關系。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不揭發違法犯罪是否有罪
2021-01-13遇到工傷事故現場如何處理
2021-03-14做法醫鑒定幾天出結果
2020-12-13現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住宿時顧客車輛被盜老板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2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轎車自燃保險公司及時理賠商家代位求償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