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自首會怎么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
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24條第一款規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
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
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
作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的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態。犯罪中止形態與犯罪中止行為本身具有密切關系:沒有中止行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態,中止行為是犯罪中止形態的決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態與中止行為本身又具有區別: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換言之,中止行為之前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是行為人應當負刑事責任的事實根據,中止行為本身屬于刑法所鼓勵的行為,是應當免除或者減輕處罰的根據。
從我國現行《刑法》第24條第1款的規定來看,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
一是未實行終了的中止,即在預備階段或者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犯罪過程中自動停止或放棄犯罪,這種情形一般稱為普通的犯罪中止;
二是實行終了的中止,即在實行行為終了而犯罪結果最終出現之前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一般稱為特殊中止。
犯罪中止一般就是在犯罪過程之中沒有繼續將犯罪事實進行實施下去。一般來說,如果犯罪中子有自首情節的話,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會對其進行酌情處理。但是根據法律規定,如果是沒有實施犯罪事實,并且在過程之中沒有達到成立罪名的話,那么就不會進行起訴。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事故全責不處理能年檢嗎
2020-12-31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1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家庭婚姻矛盾鬧事謾罵侮辱的離婚處理
2020-12-20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海上貨運保險利益案例
2021-03-01論保險表見代理
2020-12-22機動地是承包地嗎
2021-01-03出讓土地的房子要開自建證明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