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員工按照約定好的工作時間來上班,而到點了之后就可以下班休息。但在有些情況下,作為用人單位可能會需要安排員工延長工作時間,這無疑是對員工休息休假權利的損害,因此雖然允許單位這樣做,也作出了相應的要求。只有符合規定的情形,才能延長工作時間。那到底單位能延遲工作時間的情形有哪些呢?詳細內容請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單位能延遲工作時間的情形有哪些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加班加點怎么支付工資
根據《勞動法》第44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加班加點的,事后應盡量給予同等時間的補休。確實不能補休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加班加點工資:
1、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加點)的,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工資。
2、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的,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工資。
3、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實行提成工資、包干工資等工資形式的勞動者,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均按照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勞動者加班加點工資的支付辦法和標準支付。
在單位延長工作時間的情況下,員工是享有拒絕的權利的,而單位也不能因為員工拒絕加班就扣工資或者將其開除。但要是出現上述三種情形之一的話,則員工也是不能拒絕單位的加班要求的。而這恰好也是單位能延長工作時間的法定情形。
加班工資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年春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加班工資計算基數如何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不到十級如何處理
2020-11-26土地確權和戶口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02長期不在農村居住就是空掛戶了嗎,土地補償也沒有了嗎
2021-03-10離婚孩子由父親扶養,母親還是監護人嗎
2020-11-08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專利法對專利權人做了哪些限制
2020-12-11泉州商標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1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交通事故民事官司如何打
2020-11-28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