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規范行政處罰行為的基本法律,《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的事實認定進行了要求和規范。其中對事實認定的要求是:“以事實為依據”(第4條第2款);“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第30條)。但“以事實為依據"、“查明案件事實”這樣的規定,并沒有為行政機關提供證明標準這一認定事實的最低限度。因為“以事實為依據”的要求在實踐中只能落實為“以認定的事實為依據";而“查明案件事實”是對行政機關的最高的要求,不是最低的限度。其實,什么情況下算作“查明案件事實”,才是應當作出明確規定的。可見《行政處罰法》并未對證明標準這個事實認定的關鍵問題作出明確。
2、《行政訴訟法》
雖然我國行政程序立法滯后,《行政訴訟法》中卻包含了許多對行政行為的規范,甚至對證明標準問題,行政訴訟法也作了一定的明確。《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二)項規定:主要證據不足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具體行政行為。根據該規定,法院如認為被訴行政處罰的事實認定屬于主要證據不足,就會否定行政機關的事實認定,撤銷處罰決定。將該規定作反對解釋,如果行政處罰不屬于主要證據不足,就不會被法院撤銷。法律從否定的角度明確了一個原則:如果主要證據不足,案件事實就不能進行認定。這其實就是法律對行政處罰證明標準的規定。它告訴行政機關,當收集的證據達到一個最低的程度,即“不屬于主要證據不足”時,待證事實就被法律視為真實,行政機關就可以認定事實了。《行政復議法》也作了類似的規定。(見《行政復議法》第28條第三項)
上述規定雖然從性質上屬于證明標準的規定,但也存在不足。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不屬于主要證據不足”的標準過于籠統,其含義是主要證據不足以外的情況。主要證據不足以外的情況是什么?是主要證據充足一種嗎?
二是“主要證據”的含義不明確,主要證據是證明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據還是對一定待證事實起主要證明作用的證據?主要證據與次要證據如何區別?
三是該標準與《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維持行政決定的標準并不一致,根據該法規定,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事實認定方面的標準是“證據確鑿”。“證據確鑿”和“不屬于主要證據不足”在語義上顯有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抑郁癥可以被辭退嗎
2020-11-26上市公司收購流程有哪些
2021-02-01法人牽扯股權質押如何解除
2021-02-04法定管轄分為哪幾種,裁定管轄有哪些
2021-03-11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