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體成員集體所有
第五十九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屬于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民法通則》第八十、八十一條、《憲法》第八條的規定,集體所有的動產和不動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本集體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集體所有雖然屬于共同共有,但與《民法通則》規定的共有概念不同,《民法通則》規定的共有財產的處分必須經所有的共有人同意才可以進行,而農民集體所有的財產在處分時不需全體成員同意,只要超過半數或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就可以。
(二)集體所有權的行使
1、授權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根據第六十條規定,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但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在處分上述財產時,必須依照法定程序經村集體成員決定。也就是說,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雖然可以代表村集體行使所有權,但是村民授權其代表村民集體行使所有權,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沒有獨立處分上述財產的權利。如果未經村集體成員的同意,即使處分了上述財產也是無效行為。
2、推舉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由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因為村集體經濟組織一般是由不同村民小組或村內集體經濟組織共同組成的,如果涉及的上述物權屬于兩個以上村內農民集體所有,則應該由村內各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推舉代表行使集體所有權。
3、鄉鎮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第六十條第三款規定: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由鄉鎮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屬于鄉鎮集體所有的上述物權,雖然可以由鄉鎮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但在處分上述財產時,必須由鄉鎮集體成員的大會或代表大會決定才具有法律效力。
4、集體成員的權利
因為集體財產屬于集體成員集體所有,因此集體成員對以下事項可以根據法定程序由本集體成員決定:
(1)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將土地發包給本集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2)個別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之間承包地的調整;(3)土地補償費等費用的使用、分配辦法;(4)集體出資的企業的所有權變動等事項;(5)法律規定的其他事項。
上述事項之所以只能由本集體成員決定,是因為其所有權歸本集體所有,只能由本集體成員對集體所有權進行處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押
2020-12-09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監護人無法履行職責由誰來照顧
2020-12-01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