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放火罪有犯罪預備嗎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準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對于個別預備犯情節特別惡劣、主觀惡性嚴重、危險性大的,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預備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可以依據刑法的規定,免除處罰。
犯罪預備對于當事人的最行認定上會有不少的輔助作用,一方面在問題的處理上會有一定的減輕處罰的效果,第二對于案件的辦理部門來說,行為的確定對于自己的事情的處理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雖說有關程序較為復雜,但是會有較多的直接意義。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地多證,誰能獲得使用權
2020-12-04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資產拍賣程序的中止和終止
2020-11-30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行政處罰公示期多久
2021-01-24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