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逃匯罪認定是怎樣的
對于本罪,應注意其與走私罪的界限,
1、所侵犯的客體不同。本罪的客體是國家的外匯管理制度,其與進出口貿易及其關稅無關;而走私罪的客體則是對外貿易管制,后者這種管制的目的是通過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督、管理與控制,防止偷逃關稅及其阻止或限制不該進出口的物資進出口。它與進口貿易及其關稅緊密聯系在一起。
2、所侵犯的對象不同。本罪的對象僅限于外匯;走私罪的對象卻比本罪廣泛得多,它包括外匯在內的一切禁止或限制進出境的貨物與物品或者應當繳納關稅的貨物及物品。
3、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不同。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逃匯的行為。逃匯的外在形式是將境外取得的外匯應當調回境內而不謂回,或把境內的外匯私自轉移到國外等;而走私罪的客觀行為卻是行為人逃避海關監管,非法運輸、攜帶、郵寄貨物、物品進出國(邊)境的行為。
4、犯罪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其僅限于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以及這些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除此之外,均不能構成本罪。自然人構成犯罪時,顯然必以單位構成犯罪為前提,否則,亦不能構成本罪;走私罪的主體則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此外,單位亦可構成其罪。
5、本罪為具體罪名;而走私罪則為種罪名,其包括走私武器、彈藥罪,走私假幣罪、走私文物罪等多個具體罪名。
二、怎么處罰逃匯罪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擅自將外匯存放境外,或者將境內的外匯非法轉移到境外,數額較大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逃匯罪屬于故意犯罪,而過失是不能成立本罪的。構成逃匯罪,要求行為人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在逃匯,但并不要求行為人了解關于逃匯的具體法規,只要行為人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違法就行了。而在主觀上面,對于逃匯罪來講,并不要求一定要以牟利為目的。
逃匯罪立案標準是怎樣規定的
認定逃匯罪要注意些什么,逃匯要受到什么處罰?
在我國逃匯罪判多久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廣東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09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拆遷款遺產繼承法院怎么判
2021-02-15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如何查詢保險撤案了沒
2020-12-26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