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國現在處以和平年代,但是不是說以后就沒有發生戰爭的風險。因此,我國刑法中也有一些關于戰爭方面的條文。在戰爭發生的時候,如果是涉及到他國,軍隊占領之后,不得對當地居民及財產進行侵害及搶奪,否則情節嚴重構成犯罪,那么,戰時殘害居民如何處罰?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了解下。
一、戰時殘害居民如何處罰?
戰時殘害居民、掠奪居民財物罪(刑法第446條),是指戰時在軍事行動地區,殘害無辜居民或者掠奪無辜居民財物的行為。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情節嚴重,主要是指聚眾殘害無辜居民、掠奪無辜居民財物的首要分子,殘害無辜居民多人的;掠奪無辜居民財物數額巨大的,殘害無辜居民手段惡劣的,嚴重影響我軍軍事行動的,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等等。情節特別嚴重,主要是指殘害大批無事居民的,殘害無辜居民手段特別惡劣的,掠奪無辜居民財物數額特別巨大的,嚴重影響我軍重要軍事行動的,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等等。一般情況下,軍職人員在軍事行動地區,殘害無辜居民、掠奪無辜居民財產的,就具備了本罪的基本特征,構成了本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行為,不認為是犯罪,按軍紀處理。
二、戰時殘害居民罪和搶劫罪有何不同?
1、主體要求不同。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只能是參加軍事行為的軍職人員;而搶劫罪、搶奪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可以是任何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
2、犯罪行為發生地點不同。本罪只能發生在軍事行動地區,而搶劫罪、搶奪罪沒有地區限制,可以發生在任何地區。
3、侵害對象不同。本罪侵害的對象,是軍事行動地區無辜居民群眾的財產;搶劫罪、搶奪罪侵害的對象,可以是任何地區的公私財產。如果軍職人員在非戰區搶劫或者搶奪公私財物,構成犯罪的,則應當按照本法的規定,以搶劫罪或者搶奪罪論處。
綜上所述,戰爭對于雙方普通公民而言,都是一種傷害。如果軍人在軍事占領區,殘害無辜群眾,則構成犯罪,會以戰時殘害居民罪立案并處罰。按照刑法規定,構成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最高判罰可以是死刑。至于,戰時殘害居民如何處罰,則需要法院根據具體的犯罪情節而定。
刑法修正案九熱點追蹤
2020年最新刑法修正案九司法解釋
《刑法》第238條釋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0-12-06刑事拘留后撤案可否賠償
2020-12-10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解除婚姻關系有哪些途徑
2021-01-25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怎樣索賠
2021-02-10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國地稅合并土地出讓金怎么分配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