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我國已經出現很多種非法集資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部分人的生活觀念,但是隨著集資不斷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多的集資情況也出現了問題,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手段來進行非法集資。嚴重的危害了我國公民的財產安全。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的是,非法集資先刑后民的規定是什么?
一、非法集資先刑后民
律師提醒,從事非法集資犯罪活動的嫌疑人通常以編造虛假項目、進行虛假宣傳、承諾高額回報等方式吸引款項,公眾應理性理財,切勿貪圖高息。由于非法集資犯罪案件導致的民間借貸糾紛涉及人數眾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借款行為本身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民間借貸案件應移送公安或檢察機關先行處理。因此,民間借貸行為本身如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當事人應盡快向公安或檢察機關報案。
如果民間借貸案件雖然與非法集資等犯罪的線索、材料相關聯,但民間借貸行為本身不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為避免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拖延,新司法解釋明確: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繼續審理民間借貸案件,并將相關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或檢察機關。如果民間借貸的基本案件事實必須以刑事案件審理結果為依據,而該刑事案件尚未審結的,應當“先刑后民”,裁定中止民事訴訟。
此外,民間借貸案件常常涉及擔保人的擔保責任。如果擔保行為本身不涉嫌犯罪,即使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判決認定其有罪,出借人訴請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也應當予以受理
單個的借款行為僅僅是引起民間借貸這一民事法律關系的民事法律事實,并不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刑事法律事實,因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刑事法律事實是數個“向不特定人借款”行為的總和,從而從量變到質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行為與單個民間借貸行為并不等價,當事人在訂立民間借貸合同時,主觀上可能確實基于借貸的真實意思表示,可能呈現為一種正當的民間借貸關系,根據《合同法》第12章規定,建立在真實意思基礎上的民間借款合同受法律保護。
我們可以看出,關于非法集資先刑后民的概念是很難界定的,因為我國法律承認一些金融機構有權利向外進行集資,但是有明確的規定金融記過不得強迫公民進行集資,一旦出現此類情況就觸犯了我國的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集資詐騙法院階段辯護詞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關于股權轉讓的股東會決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9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應當立案
2020-12-09與精神病人結婚,其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6變道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06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保險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0-11-14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2020-11-16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