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做什么事情。只有學會團結他人,堅定信念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在戰爭前期,為了達到自己某些目的或因為其他原因,發布不實的言論,或者惡意傳播虛假信息,都是不被法律和道德所允許的行為,那么在法律上關于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的認定是怎樣的?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認定
(一)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
關鍵在于把握以下幾點:
(1)是否實施了捏造事實的行為。如果沒有捏造事實,而是散布有關我方不利的真實情況,即使擾亂了軍心,也不能以本罪論處。如果所散布的是有關軍事機密,如我軍的傷亡人數、戰役失利等情況,構成犯罪,應以故意(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軍人則以故意(過失)泄路軍事秘密罪論處。
(2)是否針對軍人散布,雖有捏造事實行為,但是僅在幾個親朋好友之間擴散,為顯示自己消息靈通,實際也沒宣揚、傳播到軍隊的,則不應以本罪論處。
(3)是否是在戰時捏造并擴散。不在戰時而在平時,雖然捏造了一些事實,如編造軍隊首長偏私愛私,在轉業安置、入黨提干、提職調資等方面違法亂紀,造成人心浮動、軍心不穩的,由于其與作戰利益無關,亦不能以本罪論處。
(4)所造謠言內容是否足以擾亂軍心。
(二)區分本罪與戰時故意提供虛假敵情罪的界限
兩者在主觀上都出于故意,在客觀方面都有在戰時向他人提供虛假事實的行為,區別在于:
(1)所涉及的內容不完全相同。本罪所捏造的事實既可以是有關敵人的情況,又可以是有關我方的情況;而后者行為只能是敵方的虛假情況。
(2)所擴散的對象不同。本罪所針對的對象是不特定的軍人;而后者一般則是向特定的武裝部隊機關、首長或專門收集情報的人員予以提供。
(3)對結果的要求不同。本罪屬行為犯,行為人一實施造謠惑眾行為,只要足以擾亂軍心,即可構成本罪且為既遂;而后者為結果犯,只有提供虛假敵情的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實際后果才可構成其罪。行為人捏造虛假敵情既向武裝部隊提供,又向不特定人加以擴散而擾亂軍心的,宜以牽連犯從一重罪論處,而不實行兩罪并罰。
希望對您有幫助。當有疑似行為發生時,相關人員會根據你所說的不實言論,進行判定,根據情節的輕重和造成的后果輕重來進行處罰。所以不要做害人害己的事情,要時刻敬畏法律,保持真誠。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判多久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客觀方面是什么?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的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合同有用嗎
2021-02-15如何認定未履行贍養義務
2021-03-02父母房產繼承有糾紛怎樣保全
2021-01-05手機ip地址是隱私嗎
2021-03-18欠下巨額債務怎么跑路是法律允許的
2020-12-30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哪些情形下無法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03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