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現象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十分常見的,犯罪的主體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無論是哪種犯罪情形,對受害人以及社會的影響力、危害性都是比較大的,故而在錢財被騙后,受害人一般會報案,但是對于非法集資受害者不報案的情形,公安機關會立案嗎?
一、非法集資受害者不報案公安機關會立案嗎?
對于不報案受害人只能與集資人協商還款。
不報案公安機關就不受理,自然也就不會立案。
二、集資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2、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三、非法集資的主要特征:
1、未經有關監管部門依法批準,違規向社會(尤其是向不特定對象)籌集資金。
如未經批準吸收社會資金;未經批準公開、非公開發行股票、債券等。非法集資的主要危害一是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非法集資活動以高回報為誘餌,以騙取資金為目的,破壞了金融秩序,影響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二是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出資人貨幣、實物、股權等形式的投資回報。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種苗等形式吸收資金,承諾以收購或包銷產品等方式支付回報;有的則以商品銷售的方式吸收資金,以承諾返租、回購、轉讓等方式給予回報。三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集資目的。為掩飾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與受害者簽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其騙取資金的最終目的。
2、嚴重損害群眾利益,影響社會穩定
非法集資有很強的欺騙性,容易蔓延,犯罪分子騙取群眾資金后,往往大肆揮霍或迅速轉移、隱匿,使受害者(多數是下崗工人、離退休人員)損失慘重,極易引發群體事件,甚至危害社會穩定。
3、損害了政府的聲譽和形象
非法集資活動往往以“響應國家林業政策”、“支持生態環境保護”等為名,行違法犯罪之實,既影響了國家政策的貫徹執行,又嚴重損害了政府的聲譽和形象。
有些受害者在錢財被騙后,為了避免非法集資的打擊報復,有時不會報案,對于非法集資受害者不報案的情形,公安機關是不會自主立案的,這也是我國法律規范所直接規定的,目的在于提高公民的維權意識。當然若不立案,只是與非法集資者進行斜疝,要求其還錢,一般是無法追回被騙資金的。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的等級分為幾種
2020-12-10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新修訂的商標法主要修改了哪些內容
2021-02-10電梯發生安全事故應該找誰負責
2021-02-02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什么是累犯?什么是自首?
2021-01-16遺囑人如何自己寫遺囑,遺囑人如何找人代寫遺囑
2020-11-12贍養糾紛調解技巧有哪些
2020-12-24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制定原則
2020-11-22標準體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