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擾亂公共秩序犯罪當中,畢竟常見的就是聚眾斗毆罪。法律規定,對聚眾斗毆犯罪的只處罰其中的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而在作出處罰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聚眾斗毆罪的構成要件都有哪些內容。下面律霸小編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聚眾斗毆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秩序。所謂公共秩序,不應簡單地理解為公共場所的秩序,而是指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各項共同生活的規則、秩序。
(二)客觀要件。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糾集眾人結伙毆斗的行為。聚眾斗毆主要是指出于私仇、爭霸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而成伙結幫地毆斗
(三)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但并非所有參加聚眾斗毆者均構成本罪。只有聚眾斗毆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才能構成本罪主體。
(四)主觀要件。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犯罪。
二、聚眾斗毆罪應如何認定
(一)本罪與群眾中因民事糾紛而互相斗毆或者結伙械斗的界限
主要表現在后者不具有流氓犯罪的動機、目的,不是流氓活動,在群眾中的互相斗毆或械斗中犯故意傷害罪(包括輕傷、重傷)、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等罪的,構成何罪就認定何罪。
(二)本罪與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1、犯罪的動機、目的不同。聚眾斗毆罪是基于流氓動機,在實施各種流氓活動時破壞公共秩序,后罪則是基于某種個人動機、目的,用聚眾鬧事方式,要挾國家機關或有關部門,以滿足個人的要求為目的。
2、犯罪形式不同。聚眾斗毆罪可以聚眾進行,也可以單獨實施,后兩種罪只能聚眾實施。
(三)聚眾斗毆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二者區別的根本標志在于犯罪動機。聚眾斗毆罪中的殺人、傷害行為,雖然與其他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行為一樣,都侵犯了他人身體健康,但是它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在殺人、傷害行為中,通常表現為為了稱王稱霸,充英雄好漢而惹事生非,與對方爭個高低。所以,凡是為了爭霸“勢力范圍”,或者明確表示要打服對方,而行兇傷人的都是聚眾斗毆中的傷人行為。而其他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中的傷害行為,則往往是對自已或自己一方所認識的人,由于宿仇舊恨而起意傷害對方,它在事先具有明確的傷害對象和傷害故意;如果是臨時起意傷害對方,也往往是因為雙方發生糾紛的原因明顯的在對方一邊,或者在互毆中傷害他人,這種情況往往是雙方都有過錯,責任不易分清。
當然,本條第2款明文規定:“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這說明在聚眾斗毆活動中,一旦造成他人重傷、死亡的,一律按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這是對犯罪的一種轉化型規定。
(四)聚眾斗毆罪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界限
聚眾斗毆罪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兩者在客觀方面有相同之處,如犯罪形式都是聚眾,但兩者存在明顯不同。
1、犯罪動機不同,前者大多是為了爭霸一方、私仇宿怨和尋求精神刺激等流氓動機而破壞公共秩序,后者則多是為了實現個人某種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調工作等而破壞公共秩序。
2、情節要求不同,前者不要求情節嚴重,后者要求情節嚴重,必須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否則不構成犯罪。
3、兩者犯罪方法不同,聚眾斗毆罪的犯罪方法一般是暴力方法,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除了暴力方法外,還可以是非暴力方法。
以上就是對聚眾斗毆罪的構成要件的介紹,如果確認構成此罪的話,那么會根據實際的犯罪情節,對行為人做出處罰。一般情節的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但要是情節比較嚴重的話,則就是在3-10年有期徒刑之間進行處罰。
聚眾斗毆罪的量刑是怎樣的
聚眾斗毆罪辯護技巧有哪些
聚眾斗毆罪最新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取消貸款要多少違約金
2021-03-09雇員交通肇事,雇主是否要承擔賠償
2021-02-26半月板損傷輕傷認定
2021-01-19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
2021-02-02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遭遇司法強拆能否上訴
2021-03-11宅基地上養值要拆遷是怎么賠法
2020-12-19拆遷款是否是誰簽字誰拿,政府給別人怎么辦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