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的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有一般和特殊兩種。所謂一般的仲裁時效是指“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即一般情況下,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是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不屬于勞動報酬的常見訴求,如經濟補償金、賠償金、代通知金等,都適用一年的仲裁時效,即自勞動者離職之日起一年內主張權利。
所謂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的時間,根據原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三條如何理解的復函》:“是指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據一般規律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即勞動爭議發生之日”,“不應從侵權行為終結之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規定:因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產生的爭議,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勞動者收到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書面通知時間的,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由于勞動爭議的案件,要勞動仲裁前置,先勞動仲裁后勞動訴訟。故勞動爭議的經濟補償金、賠償金等都適用一年的仲裁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先訴抗辯權
2020-12-15被情感咨詢騙了幾千元怎么維權
2020-11-30涉外婚姻離婚能直接去民政局嗎
2020-12-14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