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是否可以采用境外證據
①對來自境外的證據材料,經審查,能夠證明案件事實且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但提供人或者我國與有關國家簽訂的雙邊條約對材料的使用范圍有明確限制的除外;材料來源不明或者其真實性無法確認的,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②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提供來自境外的證據材料的,該證據材料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所在國中央外交主管機關或者其授權機關認證,并經我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
第五十條?可以用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五十一條?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
二、關于證據的質證和證據的效力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證據必須經過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法庭調查程序查證屬實,才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對于出庭作證的證人,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等雙方詢問、質證,其證言經過審查確實的,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美國學者戈爾丁認為,?各方當事人應得到公平機會來對另一方提出的辯論和證據做出反映;解決的諸項內容應當以理性推演為依據;分析推理應建立在當事人做出的辯論和提出的證據之上。也就是說,證據必須經過法庭辯論和質證才可以作為分析推理的基礎。
那么,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很少有證人和鑒定人出庭作證的,而公訴人往往沒有參與取證,被告人就無法和證人進行質證,無法從根本上保證證據特別是證人證言和鑒定結論的真實性,從而嚴重影響到案件的質量。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未出庭證人的證言宣讀后經過查證屬實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是不恰當的。既然證人沒有出庭,如何進行查證?是不是只要控訴方查證而無須被告人質證呢?鑒于此,筆者認為證人和鑒定人必須出庭接受被告人的質詢和辯論,否則就不能認定證據為有效,以避免一些受到偵查人員影響的證人做出不真實的證言。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對來自境外的證據材料,經審查,能夠證明案件事實且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但提供人或者我國與有關國家簽訂的雙邊條約對材料的使用范圍有明確限制的除外。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船舶碰撞損害賠償如何計算
2020-12-10道路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3-15酒后駕車如何處罰
2021-03-02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0-11-24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土地互換合法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