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不能等著別人親自送到自己手中,特別是和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如果自身都不積極的關注,那后面有可能會造成的不利的結果不得不說自己也是有責任的。就比如工傷以后,一個簡單的工傷認定都拖了半年,但是,工傷認定拖半年了自己還是有機會提出申請的,因為職工申請工傷鑒定的時間是在事發后一年。
一、工傷認定拖半年了自己是否還能申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二、公司不想申請工傷認定該怎么辦?
由于用人單位故意拖延申報工傷時間,導致職工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無法認定工傷。法院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據相關法規,判決用人單位賠償職工應享受的工傷待遇。
工傷保險請求權和民事賠償請求權是兩個不同的請求權,任何法律法規沒有從實體上否定工傷職工的民事賠償請求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應當解釋為是一種程序性的規定,即當出現工傷事故時,受害職工應當先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程序進行處理,按《工傷保險條例》無法獲得賠償時,才能按民事侵權進行處理。
妥善處理未經工傷認定的工傷保險賠償糾紛。因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勞動者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無法認定工傷的,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用人單位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能夠認定勞動者符合工傷構成要件的,應當判令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給予賠償。 綜上,如果發生過了工傷認定期限的情形,可以向法院起訴。
三、工傷認定一般要多久才能出結果?
60天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所以工傷認定書一般60天就可以出來。
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在10個工作日內將工傷認定決定送達申請工傷認定的從業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從業人員所在單位,同時告知勞動能力鑒定的申請程序。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確診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本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報。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親屬、工會組織在1年之內,也可以直接向勞動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在《工傷保險條例》的第14、15條中具體列舉了職工認定為工傷的10中情形,只要符合其中一種的,都認定為工傷。
另外,《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如果職工因犯罪、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或者因醉酒導致傷亡的,或者自殘、自殺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般情況下,工傷認定拖半年了的這種情況,肯定還是公司通過某些辦法拖拖拉拉的讓工傷認定沒有完成,然后在此期間職工個人也沒有積極的跟進,不過既然已經耽誤了半年了,那此時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一共就只剩下半年了,所以還是自力更生,不要指望公司來配合處理工傷事故了,只要自己取得了證據,無謂于公司愿不愿意配合。
工傷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做
2020年工傷病假工資規定是怎樣的
工傷中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過錯十級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政府法律顧問團成立的議程
2021-03-11法人設立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2-08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