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工作原因而受傷,這就屬于工傷了。但工傷是需要認定的,只有認定為工傷才會獲得賠償。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工傷的認定也是可以中止的。在工傷認定的條例中就有中止工傷認定的條例。而本文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中止工傷認定的條例。
一、哪些情況下應當中止工傷認定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中止工傷認定并向申請人出具《工傷認定中止通知書》: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在依法定程序處理勞動爭議期間的;
2、需要有關部門對相應事故的結論為依據,而有關部門尚未作出結論的;
3、由于其他不可抗力導致工傷認定決定難以作出的;
4、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需要中止的情形。
工傷認定中止的情形消失或申請人提供新的證據后,恢復工傷認定程序。工傷認定中止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的時限內。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經進一步調查核實,對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終止工傷認定,并向申請人出具《工傷認定終止通知書》。
二、工傷認定的流程是怎樣的
1、工傷的認定:根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1996)規定,職工由于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者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而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2、工傷認定程序:企業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工傷職工或其親屬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保險待遇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申請期限可延長30日。工傷職工本人或者其親屬沒有可能提出申請的,可以由本企業工會組織代表工傷職工提出待遇申請。職工待遇申請應當經企業簽字后報送。企業不簽字的,工傷職工或其親屬可以直接報送。
勞動行政部門接到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申請后,應當組織工傷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取證,在7日內作出是否認定為工傷的決定,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但不超過30日。
我國法律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勞動者在受了工傷以后會獲得賠償,只是需要進行認定。而實際認定工傷的時候,可能出現中止認定的情況,這就涉及到中止工傷認定的條例。當進行工傷認定中止的時候,就可以按照中止工傷認定的條例執行了。
超過工傷認定的時效,怎樣處理
2020年最新工傷認定標準
哪些情況下應終止工傷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國駐外使領館可以辦理哪些公證?
2021-01-26父母去世房產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0-12-14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回購房
2020-11-12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28企業土地如何轉讓
2020-12-16開放商有權利進行商業拆遷嗎
2021-01-14養殖大棚拆遷維權方法是什么
2021-01-26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有哪些標準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