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瑕疵責任和產品缺陷責任是產品質量民事責任的兩種主要形式,二者區別表現在:
1.產生依據不同。瑕疵與缺陷分別是二者的產生依據,瑕疵與缺陷的不同直接導致了兩種責任的區分。瑕疵與缺陷不僅是二者的區分標志,也是兩種責任在產生依據上不同的表現。
2.性質不同。產品瑕疵責任是一種單純的違約責任,是以當事人違反法定或約定義務為責任承擔前提,也可以說是一種合同責任。產品缺陷責任則是典型的侵權責任,又因生產者產品責任和銷售者產品責任的不同而區分為特殊侵權責任和一般侵權責任。
3.歸責原則不同。根據我國《產品質量法》第40條的規定,只要銷售的產品存在瑕疵,銷售者就應當承擔瑕疵擔保責任,不論是否造成損害后果,也不論銷售者是否有過錯。在我國,生產者的缺陷責任適用嚴格責任原則,銷售者的產品缺陷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或過錯推定原則。
4.責任主體不同。產品瑕疵責任由銷售者承擔,受害人可直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或供貨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可向真正責任者追償,但不得以此向受害者抗辯,拒絕賠償。而對于產品缺陷責任,受害人既可向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向銷售者要求賠償;生產者和銷售者之間再可根據實際情況追償。
5.免責條件不同。我國《產品質量法》第40條未就銷售者產品瑕疵責任免責事由作出規定,但根據法定瑕疵的第二種情形,即“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可以推斷出,如果銷售者事先就“產品不具備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這一瑕疵作出說明的,則可免除瑕疵擔保責任。對于產品缺陷責任,《產品質量法》第41條第2款明確規定了三種免責事由。
6.產生時間不同。產品瑕疵責任不以損害后果為構成要件,只要產品售出,存在法定瑕疵即構成產品瑕疵責任。產品缺陷責任以造成一定損害后果為構成要件,因此只能在損害后果發生之后才可能成立,沒有損害后果則不可能產生產品缺陷責任。
7.賠償方式和范圍不同。對產品瑕疵,銷售者應負責修理、更換、退貨以至賠償損失。對產品缺陷,生產者或銷售者須按《產品質量法》第40條的規定,賠償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及其他重大損失。
8.訴訟時效不同。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出售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為1年。《產品質量法》第45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0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10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現在您知道瑕疵擔保責任和產品責任單位的區別了嗎?希望這能解決您的問題,能對您帶來幫助。若是您還有什么疑惑或是關于法律的其他問題,我們還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產質押與權利質押有何區別
2021-01-25旅游合同無法履行怎么辦
2021-02-03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交通事故保險如何索賠
2020-12-29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