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用人單位還是受傷勞動者,若需要申請進行工傷認定的話,則一定要向統籌地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而此時也要注意申請認定的期限問題。通常超過了規定期限申請認定的,此時認定部門往往就是不予受理。那究竟申請進行工傷認定期限是多久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申請進行工傷認定期限是多久
《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等法規規定:用人單位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法律賦予勞動者申請工傷認定的權利,是對勞動者權益保護的需要,也是對用人單位履行申請工傷職責的督促。規定勞動者一年工傷認定申請期限,有利于促使勞動者積極地主張權利,也方便勞動行政部門調查事故情況。但是規定申請期限自事故發生起算,不利于勞動者維護權利。相比而言,《廣東省部分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工作座談會綜述》中的解釋更加科學合理。該文件對工傷時效有如下表述:“但工傷事故的時效不應從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算,應從其治療終結之日或傷殘等級評定之日起算。”
二、超過工傷認定期限怎么處理
是否超過了一年的期限就不能認定工傷,不能主張合法權益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工傷案件屬于一種特殊的人身傷害案件。按照上位法優于下位法的原則,在上位法有不同規定時應當適用上位法。在《民法通則》中規定,人身損害的訴訟時效是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一年。如果用人單位一直在負責勞動者的治療,勞動者知道權利被侵犯是在單位停止對勞動者的治療時開始。因此,如果沒有超過《民法通則》規定的人身損害的訴訟時效,法律應當保護其合法的權益。勞動者可以要求勞動仲裁部門出具不予受理的決定書,然后向法院提起工傷賠償訴訟,由法院作出工傷認定,判定勞動者獲得應有的賠償。
法律中對不同申請主體作出的規定不一樣。其中要是用人單位提出申請認定的話,那從事故發生之日開始計算的30日內就是認定時間。但要是受傷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提出認定申請,則申請的期限就要長一些,法律中規定為1年,起算的時間與單位申請認定的起算時間一樣。
工傷認定時效已過該怎么辦
申請工傷認定應當注意什么?
申請工傷認定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的內容
2021-03-20最新憲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7岀資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0-12-04新三板定向增發規定
2021-01-06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土地承包經營權延期三十年是什么意思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