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在工作場所受傷的,一般屬于工傷,為了拿到確切的報告,職工要做一個工傷認定,這也是拿到賠償的法定程序。有時候,一些單位為了逃避責任,不配合職工做工傷認定,這會耽誤職工享受工傷賠償的時間。那么,單位不配合做工傷認定怎么辦?我們跟隨小編做個了解。
一、單位不配合做工傷認定怎么辦?
如果勞動者屬于在工作時間,因為工作原因受傷的,勞動者應當向當地的社保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如果認定為工傷的,勞動者應當等病情穩(wěn)定以后,攜帶工傷認定書、病例資料以及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資料到當地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傷殘鑒定,只有鑒定為傷殘等級的,才可以按照傷殘等級,要求用人單位和社保部門在各自所承擔的比例范圍之內進行應當賠償。
發(fā)生工傷,由單位按工傷保險標準賠償工傷職工。如果單位不予辦理,職工可憑相關證據直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案件法院受理的前置程序,可以看作是一種準司法程序。若經仲裁不服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
二、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注意什么?
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fā)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局的網站一般有下載)、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yī)療診斷證明等;
2、如果經過治療傷情相對穩(wěn)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向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設立在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獲得的補償是不一樣的。主要的補償是:醫(y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就業(yè)補助金、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等。
4、如果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后,再申請工傷認定。
綜上所述,職工受傷后,單位應當履行義務,為其申報工傷并提供便利條件。如果單位不配合做工傷認定,職工可以自己申請。在申請的時候攜帶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合同及診斷證明等材料。經過認定屬于工傷的,單位不配合賠償的話,職工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者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
農民工工傷認定程序怎么走
哪些情況下應中止工傷認定2020
申請工傷認定要注意什么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已經履行完畢還能不能撤銷
2021-02-09公司的股東會如何行使職權
2021-01-14商標權轉讓應該怎么做
2020-11-26處理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期限嗎
2020-12-28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擔保協(xié)議不寫借款人可以嗎
2021-01-20離婚如何訴訟
2020-11-29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旅行社合作協(xié)議書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5拆遷有什么獎勵政策,到拆遷尾聲了這些獎勵政策還有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