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干活的時候,如果不慎受傷的,屬于因工受傷,單位應該為其申報工傷認定。可是現實生活中,一些小單位,在給工人少量賠償后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工人對此不服的,想通過勞動仲裁解決。那么,解除勞動合同申請工傷認定后能不能申仲裁?針對這個問題,小編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解除勞動合同申請工傷認定后能不能申仲裁?
應當承認勞動仲裁裁決的權威性。但在工傷行政認定行為生效后再申請對勞動關系仲裁的,不利于行政穩定及效率。這涉及行政效率與民事權利保護的權衡,為了更好地平衡,在工傷認定程序中應注意釋明,告知相對人可對勞動關系申請仲裁,征求是否申請,若放棄申請或認定程序結束前仍未申請的,可認為相對人放棄申請仲裁權利,可由工傷認定部門進行事實認定或由工傷認定部門委托勞動仲裁機構出具意見書。對該工傷認定中的事實認定,相對人不得再申請勞動仲裁,只能提起行政訴訟。勞動仲裁的范圍包括: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中止、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開除、除名、辭退、勸退、勒令辭職、責令限期調離和辭職、離職(含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二、哪些情況不在勞動仲裁的受理范圍?
1、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繳納住房公積金的。
2、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參加工作時間認定、出生年齡確認、工齡折算、特殊工種認定、退休審批、退休基本養老保險或者退休金待遇等發生的糾紛。
3、在校學生勤工儉學、參加生產性實習見習與所在單位發生的糾紛。
4、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改制改革引發的職工下崗、經濟補償金、下崗生活費、勞動關系確認、連續工作年限計算、整體拖欠工資及社會保險參保繳費等糾紛。
5、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補辦人事檔案的。
6、勞動者僅請求用人單位與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
圍繞上文,小編分析了解除勞動合同申請工傷認定后能不能申仲裁這個問題。單位同受傷工人解除勞動合同后,工人要維權,申請工傷認定無效的話,可以主張勞動仲裁。也就是說工人離職后,不影響申請勞動仲裁,當然這里需要注意,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是一年,逾期的話只能走訴訟程序了。
申請工傷認定的材料有哪些?
自己申請工傷認定應準備哪些材料
2020年工傷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親坐牢會影響幾代人
2020-12-24四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2020-11-14反擔保合同無效有哪些情況
2020-11-07把自己的孩子送養出去犯法嗎
2020-11-20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保險公司免責情形要如何適用
2021-02-24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