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侵害現實存在且正在進行,防衛人具有防衛認識和防衛意志,且針對侵害人進行防衛,只要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就可認定為正當防衛。如果“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損害的,可能構成防衛過當。那么具體來說哪些情況下認定屬于防衛過當?防衛過當表明防衛行為的性質,對構成何罪沒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會作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量刑情節予以考慮,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哪些情況下認定屬于防衛過當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了判斷防衛過當的標準:
1、防衛人明知自己的防衛行為會明顯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損害,為了達到正當防衛目的而放任這種重大損害發生的,是間接故意的防衛過當。
2、防衛人知道自己的防衛行為可能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但輕信這種重大損害不會發生,是過于自信過失的防衛過當。
3、防衛人應當知道自己的行為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至發生重大損害的,是忽視大意的過失。
二、屬于防衛過當的情形有什么
1、從反面看,對于正在進行的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由于這些不法侵害行為性質嚴重,且強度大,情況緊急,因此,采取正當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所謂“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是指與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類似的暴力犯罪,如在人群中實施爆炸犯罪等。
2、防衛過當不是具體的獨立的罪名,它只是表明防衛行為的性質,對構成何罪沒有決定性的影響,刑法也沒有專門條款規定防衛過當的罪名和具體適用的法定刑,因而不能定所謂的“防衛過當罪”。防衛過當,只是作人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量刑情節考慮。
對于防衛行為雖然造成不應有的重大損害,但客觀事實能夠證明防衛人主觀上確實不具有故意,也不具有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的,屬于意外事件,不應負刑事責任。如果存在防衛過當的情形,不要吝于尋求專業刑辯律師的幫助,避免自己的合法權益受損。
防衛過當判幾年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公司工作七年無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1-14冒充房主簽訂房屋轉租合同
2020-12-17行政訴訟勝訴怎么索賠
2020-12-27買賣婚姻救父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2-12刑事訴訟辯護人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2020-12-04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音樂版權費一般多少錢
2020-11-18專利文件不能修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7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未經消防驗收房屋出租合同效力應怎樣認定
2021-03-21可以將贈與房產要回嗎
2021-02-14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