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是我國刑事處罰中最嚴厲的,由于是對罪犯生命權的剝奪,因此不得不小心謹慎的處理,在法官依法判處了死刑之后,需要上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核準,之后才會實際執行死刑。而即使在執行死刑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情況也是應當停止執行的,那究竟哪些情況下應當停止執行死刑呢?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哪些情況下應當停止執行死刑
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后,應當在七日以內交付執行。但是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并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
(二)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懷孕。
前款第一項、第二項停止執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再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才能執行;由于前款第三項原因停止執行的,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二、停止執行死刑的程序
為確保死刑案件停止執行死刑程序依法規范進行,最高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有關規定,結合刑事審判實踐,制定并公布了《關于適用停止執行死刑程序有關問題的規定》(下稱《規定》)。
《規定》明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二百一十二條規定的判決“可能有錯誤”包括下列情形:發現罪犯可能有其他犯罪的;共同犯罪的其他犯罪嫌疑人歸案,可能影響罪犯量刑的;共同犯罪的其他罪犯被暫停或者停止執行死刑,可能影響罪犯量刑的;判決可能有其他錯誤的。
《規定》明確,最高人民法院對于依法已停止執行死刑的案件,依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確認罪犯正在懷孕的,應當依法改判;確認原裁判有錯誤,或者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需要依法改判的,應當裁定不予核準死刑,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確認原裁判沒有錯誤,或者罪犯沒有重大立功表現,或者重大立功表現不影響原裁判執行的,應當裁定繼續執行原核準死刑的裁判,并由院長再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
《規定》明確,下級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命令后、執行前,發現有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一款、第二百一十二條第四款規定的情形的,應當暫停執行死刑,并立即將請求停止執行死刑的報告及相關材料層報最高人民法院審批;最高人民法院在執行死刑命令簽發后、執行前,發現上述情形的,應當立即裁定下級人民法院停止執行死刑,并將有關材料移交下級人民法院。下級人民法院會同有關部門調查核實后,應當及時將調查結果和意見層報最高人民法院審核。
執行死刑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暫停執行和停止執行兩種情況,其中若是屬于應當停止執行死刑的情況,那通常最后就不會在對罪犯執行死刑了,此時可能需要對案件進行再審,執行的往往是再審之后的判決結果,這種情況下其實再執行死刑的可能性比較小。
不適用死刑的對象是哪些
死刑復核程序中律師有什么作用
死刑緩期2年執行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合同適用調解嗎
2021-03-16民警出警被狗咬怎么處理
2021-03-24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行政處罰最短要多長時間
2021-02-27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CIP 運費和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2021-01-30投保人
2021-02-0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的辦法機構是哪一個
2020-12-09機動地是承包地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