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后員工怎么辦理工傷證?
1、事故發生后,單位應在一個月內向勞動部門申報工傷。單位不申報的員工或家屬可在一年內自行申報。
2、經勞動部門認定為工傷后,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評定傷殘等級。勞動部門認為不屬于工傷的,當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 3、根據傷殘等級和《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向社保部門申請賠償。單位沒有給員工上工傷保險的,由單位承擔賠償責任。
4、如果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你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后,再申請工傷認定。再尋求賠償。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紛爭訴訟。
如果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或者不認可和勞動者的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負責舉證說明。《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三)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
(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
(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三、不予受理的情形。
1.對于工傷認定未能提交充分資料,同時在行政機關發出補正通知書后規定時間內未能做出補正的,工傷認定機關理應不受理。
2.對于工傷認定超過申請時效的,除特殊原因外(具體指勞動關系的確認、醫療尚未終結等),工傷認定機關可以駁回申請,不予受理。
3.傷者或者傷者家屬、用人單位對所申請的不予受理的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于60日內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者高一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提起行政復議,或者在90日內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申請工傷認定時需要當事人以及用人單位提交申請表、當事人身份證復印件、勞動合同以及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材料,那么在工傷認定申請書中也是需要寫明工傷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給員工造成的傷害程度等信息,然后相關部門也是會對工傷做出等級鑒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的種類是什么
2021-01-20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攝影照片被侵權如何提起賠償
2020-12-12撞了非停車位的車如何定責
2020-11-24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嫖娼是犯罪嗎?嫖娼被抓怎么處罰
2020-12-12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夫妻協議可以讓男方自愿放棄探視孩子嗎
2020-11-09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