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辭退直接解除勞動合同是否需要支付補償金
勞動者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開除、解雇、炒魷魚),是否應該支付補償或賠償,大體分以下四種情況。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沒有支付經濟補償或者沒有履行合法程序,勞動者不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于《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的違法解除的情形,應該支付賠償金。標準為每工作一年支付2個月的本人工資,俗稱2N;
2、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九條規定情形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其中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應該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N;
3、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并且沒有提前1個月書面通知勞動者的,除了支付經濟補償金外,還應多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總計N 1;
二、勞動合同的作用
勞動合同是建立勞動關系的基本形式。以勞動合同作為建立勞動關系的基本形勢是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這是由于勞動過程是非常復雜的也是千變萬化的,不同行業,不同單位合同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各不相同,國家法律法規只能對共性問題做出規定,不可能對當事人的具體權利義務做出規定,這就要求簽訂勞動合同明確權利義務。
勞動合同是促進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用人單位可以根據深感經營或工作需要確定錄用勞動者的條件和方式數量,并且通過簽訂不同類型不同期限的勞動合同,發揮勞動者的特長合理使用勞動力。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三、勞動合同的主體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象,按照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用的勞動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
要知道公司是不能無理由的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損失,因此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就需要明確的了解有關法律知識。
怎么處理無效勞動合同?
員工拒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的條款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額抵押借款合同能否展期
2021-02-12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房地產開發五證指什么
2021-01-29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對被保險人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存在爭議引發保險糾紛怎么辦
2021-01-18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是指什么,二者是什么關系
2021-02-21嫁出去的女,不是潑出去的水
2021-03-12最全的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1沒有房產證的自建房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1-25購買小產權房經過公證后能否獲得拆遷補償
2021-03-23非農戶口農村房子拆遷有補償嗎
2021-03-07房子動遷補償的錢屬于誰
2020-11-19鄭州房屋拆遷征收補償標準
2021-03-21國道征地賠償年限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4高鐵拆房賠償標準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