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申訴不批捕后會怎么辦?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69條第3款規定:“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7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因此,檢察院不予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應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但公安機關仍可依法采取其他相應的強制措施。
二、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的情形
(1)不符合本法第79條第1款規定的逮捕條件
① 沒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偵查機關查獲的犯罪嫌疑犯罪的證據達不到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的程度,或者根本沒有證據,或者雖有證據,但證據不能相互印證,也不能查證屬實,無法得出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的唯一結論,不符合"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條件,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② 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的。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不是犯罪行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的;犯罪嫌疑人的行為雖有社會危害性,但依照刑法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如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或不能辨認自己行為時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正當防衛行為、緊急避險行為等;犯罪嫌疑人的行為雖有社會危害性,但依照刑法規定不認為是犯罪的,如由于不可抗力或不能預見的原因而造成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應負刑事責任;雖有犯罪事實,但不是犯罪嫌疑人所為的,上述四種情形,均屬于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的情形,不符合"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條件,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⑧雖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但不可能判處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罰的,也應作出不批捕的決定。
④雖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罰,但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方法,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沒有逮捕必要的,也應作出不批捕的決定。
我國的法律中也明確的規定了,所有的公民在做出違法行為后,都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和制裁,那么公安機關是會對犯罪行為進行立案調查,當掌握證據后是會將案件移交至檢察院,如果檢察院認為證據充分會提出公訴,如果認為不充分后,也是會將案件退回進行補充偵查。
立案到批捕的流程有哪些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刑事案件沒有批捕還可能判刑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眼睛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5房屋延期交付怎么賠償
2021-03-05行政案件中有偽證嗎
2021-03-24在公司上班得了肺炎怎么辦
2021-01-28偷圖紙涉侵犯商業秘密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5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強制保險如何立法
2021-03-16中國土地承包年限是什么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