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受傷,如果發生在工作時間之內就屬于工傷,停工養傷期間,用人單位需按國家標準正常發放工資。那么受傷后離職誤工費怎么計算呢?如果工人工作滿一年,就要按每月應發工資的平均工資來給工人發放;如果工作不滿一年,就按照工作月數的平均工資發放。
停工留薪期工資(工傷醫療期間的工資待遇)發放要點:
1、發生工傷前在本單位工作已滿12個月的,按工傷前12個月應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含基本工資、獎金和津補貼以及加班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
2、發生工傷前在本單位工作未滿12個月的,按工傷前實際工作月數應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
3、發生工傷前工作未滿1個月的,按合同約定的月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尚未約定或無法確定原工資額度的,按不低于本市職工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的60%計算其原工資標準。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以上就是受傷后離職誤工費怎么計算的問題,具體補償措施可以問一下用人單位或當地社會保險中心。用人單位要按照工傷補償標準按期給受傷人員發放,受傷人員經鑒定需延長休養時間的,用人單位應當允許。同時工作人員應當增強安全意識,保障個人安全。
沒有工作的人能否要求誤工費的賠償?
誤工費賠償工資證明怎么開
工傷中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P2P平臺有哪些影響
2021-01-12定額發票能報銷嗎
2021-03-09自愿中止探望權可以嗎
2021-02-16解除婚姻關系有什么條件
2020-11-15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