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認定工傷后,要積極向用人單位主張工傷賠償。如果單位拒絕了勞動者的工傷索賠請求,勞動者可申請勞動仲裁。具體來說,工傷索賠的仲裁程序有哪些呢?勞動者在對仲裁裁決不服時,還可采取訴訟的方式來索賠。那么,工傷索賠的訴訟程序有哪些?對于這些問題的具體內容,下文中詳細為您進行介紹,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工傷索賠的仲裁程序有哪些
勞動者雖然最終認定為工傷了,但是如果單位不主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那么職工必須在收到工傷認定或者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后60日內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待遇。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后,應當在組成仲裁庭后60日內作出仲裁裁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起訴到法院。于是案件又進入到工傷賠償的訴訟程序。
二、工傷索賠的訴訟程序有哪些
1、當事人不服勞動仲裁裁決,向一審法院起訴,一審法院的審判期限為6個月。
2、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向二審法院上訴,二審法院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
二審法院的結果可能維持一審法院的判決或者直接改判,也可能是發回一審法院重審,而對重審后的判決不服,還可以再次提起上訴(這時在一二審法院之間又將出現一個程序上的小循環)。
二審判決的結果可能是支持或者部分支持職工的訴訟請求,也可能是駁回了職工的訴訟請求。如果二審法院的判決駁回了職工的訴訟請求,那么職工的工傷賠償程序結束。
我們假設二審法院的最終結果是判決職工勝訴,支持了職工要求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請求,那么案件則進入執行程序。
如果單位不主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職工必須在1年內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執行的期限和能否得到執行則由法院決定。一般來說,法院執行順利的話,至少3個月,不順利的話,半年、一年甚至更長。
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在實際中給您帶來幫助。勞動者在發生工傷事故后,要注意索賠維權。在申請工傷認定后,勞動者可憑借工傷認定的結果向用人單位索要工傷賠償。如果單位拒絕,那么勞動者可通過申請勞動仲裁的方式來依法維權。在申請勞動仲裁時,您要注意準備準備好相關的證據資料,否則您將面臨敗訴的風險。為了避免在勞動仲裁中敗訴,建議您在申請勞動仲裁前能夠咨詢一下勞動爭議方面的專家律師,以做好萬全的準備。
工傷保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工傷中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發生工傷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包含地上附作物和青苗嗎
2020-11-30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職工在工作中自殺身亡的,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02海上貨運保險承保范圍有哪些
2021-02-08簽訂個人承包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2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土地出讓能設置條件嗎
2020-12-12出讓土地贈與他人流程是什么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