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取保候審的人有哪些義務
《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了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的義務,有以下幾項: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正當理由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有正當理由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應當經執行機關批準。如果取保候審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執行機關在批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
2、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取保只是手段,候審才是目的,因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義務在接到傳訊后及時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4、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執行機關在執行取保候審時,應當告知被取保候審人必須遵守上述規定,以及違反規定或者在取保候審期間重新犯罪應當承擔的后果。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規定的,已經交納保證金的,沒收保證金。區別情形,還可以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對其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二、取保候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申請取保候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有權決定的機關應當在收到書面申請后7日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并且提出了保證人或者能夠交納保證金的,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同意,并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對不符合取保候審法定條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審。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雖然取保候審也是屬于刑事強制措施當中的一種,但這種措施卻是對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措施,若能夠獲得取保候審批準的話,至少可以暫時不用被羈押在看守所。當然,對于取保候審也是有期限限制的,法律中規定每次不能超過12個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面積不應該計入公攤面積
2021-02-11同居關系能否撤訴
2020-11-12怎樣有效變更涉外離婚撫養權
2020-12-16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承兌人不承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1-03-05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是什么意思
2021-02-18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