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了取保候審要開庭嗎
取保候審不一定要開庭。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客觀地說,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后,最應當考慮和最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即為為取保候審。
1)需要根據具體案件情況,如果檢察院認為需要提起公訴的,那就會起訴、開庭、審理、宣判。
2)如果檢察機關認為不需要提起公訴的、或者公安機關認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而撤案的,那就就此結案,就不再有審理環節了。
二、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
《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了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的義務,有以下幾項: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正當理由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有正當理由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應當經執行機關批準。如果取保候審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執行機關在批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
2.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取保只是手段,候審才是目的,因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義務在接到傳訊后及時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4.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執行機關在執行取保候審時,應當告知被取保候審人必須遵守上述規定,以及違反規定或者在取保候審期間重新犯罪應當承擔的后果。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規定的,已經交納保證金的,沒收保證金。區別情形,還可以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對其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取保候審只是《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五種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一種,一般司法機關不會主動采取取保候審,需要相關人員提出申請,而批準取保候審的前提自然是滿足條件,同時提供了保證。而不管有沒有批準取保候審,其實跟之后的開庭并沒有必然聯系。獲得了也可能出現開庭的情況,而沒有獲得批準也有不開庭的時候,這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作出分析。
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后當地派出所會怎么做?
檢察院可以取保候審嗎
取保候審從哪天開始算時間,可取保候審條件是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房東可以開房屋租賃發票嗎
2021-01-16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如何用法律來保護平等權
2021-02-02投資者如何參與科創板
2020-11-20個人公司破產個人財產要抵債嗎
2020-11-11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保險代理人沒有資格證書從業違法嗎
2021-01-25存錢卻“買”了保險 保費能要回來嗎?
2020-11-25各家保險公司2000年的三大事件
2021-02-18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離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將會被如何處理
2021-03-17私人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包括哪些條款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