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這個平凡字眼,其法律內涵卻值得商榷。在昨天召開的“上海營造和諧消費環境”國際研討會上,針對已實施十余年、將進一步修訂的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各方消保專家為其“消費者”概念增添了新的定義。
目前,患者就醫是否適用《消法》未有明確規定。我國醫療體制正不斷改革,大部分醫院已從福利性的純事業單位,逐漸步入社會化、市場化、企業化運營的軌道,尤其是許多
私營醫院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個體診所和個體行醫的涌現。實踐中,醫患關系之間的糾紛不斷增長,類型日趨繁雜,患者“消費者”地位的確定顯得越發重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王*明教授認為,盡管普通患者和醫院之間并未訂立書面合同,但不可否認醫療有償合同關系的實際存在———患者也是消費者。尤其是醫療服務隨技術含量升級,信息不對稱性加強,患者一般處于缺少充分選擇權的被動地位,作為消費者的弱者身份更為突出,需要消費者組織對醫療機構進行監督,對就醫患者進行特別保護。
作為另一大社會群體,在校學生和家長是否具備“消費者”特點同樣備受關注。現行《消法》第二條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而并未明確學生就讀是否屬于消保范圍。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總干事、國際消費者聯會前主席陳*穗認為,在內地普遍推行的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之外,就學學生應享有消費者的全部權利,并受到消費者組織的依法保護。
“消費者”定義并非越寬泛越好,專家表示“單位消費”不應受《消法》保護。由于《消法》第二條沒有將消費者具體指為自然人還是法人,在一些地方消保條例中,單位(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體,以及政府等)也被列為消費者主體。法律專家認為,相對個體社會成員而言,單位消費并不處于弱勢地位,有時甚至是強勢,無法體現《消法》保護弱者的立法宗旨。如果其與經營者出現糾紛,雙方均可通過合同主張權利,應當受《合同法》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回避的適用是怎樣的
2021-03-17沒簽勞動合同可以進行勞動調解嗎
2021-02-20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罰款力度是怎樣的
2021-02-27出版單位應如何避免侵權
2021-01-10留置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3-18匯票被拒絕付款后的追索期限是多久
2021-03-04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