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檢察院及法院偵辦刑事案件過程中,如果辦案人員和案件當事人有密切關系,則辦案人員應當回避,這樣也是為了保證司法公平,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我國刑事訴訟法中特別有一個章節對回避進行了規定,那么,刑訴法回避規定2017年是怎樣的?下面我們跟隨小編了解下相關知識。
一、刑訴法回避規定2020年是怎樣的?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刑訴法第二十九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刑訴法第三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二、刑事回避的適用人員是誰?
回避的適用人員是指在法律明確規定的回避情形下應當回避的公安司法人員的范圍。只有屬于這一范圍內的人員才需要自行主動回避,或者被當事人等申請回避。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條和第31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有關解釋的規定,適用回避制度的人員范圍非常廣泛,包括: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及參與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人民陪審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司法警察、勘驗人員、執行員。其中,審判人員指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以及其他在法院中占行政編制的工作人員。檢察人員指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書記員和司法行政人員。對于檢察委員會委員是否屬于回避范圍,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一般認為,檢察委員會委員對案件處理結果有重要影響,從維護司法公正出發,檢察委員會委員應當納入檢察人員范圍,依法回避。
綜上所述,根據刑訴法回避規定2017年的內容,刑事案件偵查人員、審判人員如果是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和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主動申請回避。人民法院的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及公安機關的負責人對回避申請進行審批。如果辦案人員沒有自行回避的話,有關部門還看有指令回避,用命令的形式告知辦案人員。
刑事訴訟證據規則有哪些?
新刑事訴訟法證據規則有哪些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9年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標準
2021-02-18案件到檢察院多久會傳喚
2021-01-24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怎么賠的
2021-02-24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