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中,也有不少是聾啞人實施犯罪的情況,但此時本身犯罪分子就具有殘疾,出于人性化的考慮,可能也不忍對其加以苛責。但這畢竟是構成了犯罪,人情之外也要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來處罰。那此時刑事訴訟法聾啞人犯罪減輕處罰嗎?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刑事訴訟法聾啞人犯罪減輕處罰嗎
這要視情況而定,又聾又啞的人,又稱聾啞人,是指喪失聽覺能力和口頭語言能力的人。盲人是指喪失視覺能力的人。我國刑法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要負刑事責任的,但是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又聾又啞或者盲人雖然生理上出現殘疾,但其精神或智力是健全的,尤其是在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根據他們的經濟條件和所處的環境不同,有的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有的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不會因為身體的殘疾而完全喪失辨認是非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應當與正常人一樣負刑事責任。
二、殘疾人犯罪怎么承擔刑事責任
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看,要正確適用我國刑法典第19條關于聾啞人、盲人犯罪的刑事責任規定,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適用對象有兩類:一是既聾又啞的人,即同時完全喪失聽力和語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聾啞和幼年聾啞者;二是盲人,即雙目均喪失視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喪失視力者。
(2)對聾啞人、盲人犯罪堅持應當負刑事責任與適當從寬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3)正確適用對聾啞人、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原則:對于聾啞人、盲人犯罪,原則上即大多數情況下要予以從寬處罰;只是對于極少數知識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時具備完全責任能力的犯罪聾啞人、盲人(多為成年后的聾啞人和盲人),才可以考慮不予以從寬處罰;對于不但責任能力完備,而且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和后果非常嚴重的聾啞人、盲人犯罪分子,應堅決不從寬處罰。對應予從寬處罰的聾啞人、盲人犯罪案件,主要應當根據行為人犯罪時責任能力的減弱程度,并同時考察犯罪的性質和危害程度,來具體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以及從輕、減輕處罰的幅度。
聾啞人屬于殘疾人的一種,而按照我國相關法律中的規定,如果是又聾又啞的人在其犯罪之后,雖然也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但卻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此刑事訴訟法聾啞人犯罪,并不能因為是殘疾人就直接免除對其的處罰。
什么人可以委托刑事辯護律師
刑事訴訟律師費用大概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1301200780834973
河北浩翔律師事務所
簡介:
科班中等師范畢業。后自學法律專業(專科本科),2000年參加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取得律師資格。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征收房屋應先補償后搬遷
2021-02-20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沒領結婚證買房能寫兩人名字么
2020-11-17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0-12-16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