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了詐騙罪要坐牢嗎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
2、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
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
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
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我國刑法第266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根據2010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監察委員會第49次會議通過最新司法解釋,詐騙罪的數額較大,以八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為起點。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并依法處罰。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詐騙罪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如果實施詐騙行為,構成詐騙罪,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并且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稱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0-11-15海事法院是否受理買賣合同糾紛
2021-01-13剝奪政治權利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2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