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親人家屬可以作證人嗎
在法庭上自己的親人家屬是可以作證的,只要是沒有勝利精神上的缺陷都及和本案無牽連的,都可以作為證人的,證人證言會在查證后在能作為有效證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并且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第六十二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二、篡改證據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一)行政責任:
1、罰款。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民幣十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
2、拘留。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內。被拘留人承認并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二)刑事責任:
1、妨害作證罪。
《刑法》第三百零七條規定: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
《刑法》第三百零七條規定: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訴訟中做偽證所負的法律責任是不同的。我國刑法中對偽證行為的法律規定主要有刑法第305條、第306條、第307條。
我國證人資格的限制規定僅為不能正確表達意志。控告人、檢舉人、證人等提供不符合事實的證言,經鑒定患有精神疾病,致使缺乏對客觀事實的理解力或判斷力的,為無作證能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衛生部關于頒發《精神疾病司法鑒定暫行規定》的通知第二十一條 訴訟過程中有關法定能力的評定。
刑事訴訟法的證人包括哪些人?
遺囑見證人如何進行遺囑見證
民事訴訟中的證人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什么時候進行專利申請復審
2020-12-30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