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未成年人犯故意傷害罪的處理情況是什么?
未成年人犯故意傷害罪的,先看這個未成年人多少歲,如果是14歲以下,沒有刑事責任,只有民事賠償。如果已滿14周歲的,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根據《刑法》規定: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未成年犯罪的罪與罰處理原則是什么?
(1)從寬處理的原則
在同一年齡段內的犯罪,在決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時,一般也要體現不同行為人年齡上的差別。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體現和實現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減輕處罰的從寬原則。
(2)不適用死刑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49條:“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的規定,未成年人不論犯何罪均不應判處死刑。這是剛性要求,不允許有任何例外。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則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8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也明確地規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4)分案處理的原則
分案處理是指對未成年人案件與成年人案件實行訴訟程序分離、分別關押、分別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第40條明確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應當照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并可以根據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辦理”。
(5)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的原則
未成年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除保障其享有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作為任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訴訟權利以外,還要注意認真落實其作為未成年人所享有的一些特別權利。
(6)不公開審理的原則
不公開審理原則是指法院在審理未成年案件時,不對社會公開,不允許旁聽和記者采訪。《刑事訴訟法》第152條第2款規定:14歲以上不滿16歲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
(7)全面調查的原則
全面調查原則是指司法人員在處理未成年人案件時,不能僅從處罰的目的出發,滿足于對案件事實和證據的調查。還要基于教育、挽救的目的,對未成年人的的生理、心理狀況及其生活環境進行全面的調查,必要時還要進行醫療檢查和心理學、精神病學判斷。
(8)迅速簡約的原則
迅速簡約原則是指在辦理未成年案件中,在訴訟的各個階段,都要盡可能地縮短時間,提高訴訟效率,簡化程序,爭取早日結案。簡約是迅速的前提,迅速是簡化的客觀效果,二者相互聯系。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處理依據和判決原則,對于未成年人存在故意傷害行為的,應當依據法律規定進行合法的判決處理,特別是對于不負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也需要對其監護人進行民事處罰,具體情況由法院認定。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能調解解決嗎
故意傷害中造成重傷害能判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判決書可公告送達嗎
2021-02-15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怎么界定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06往年老人贍養費能追索嗎
2020-11-28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