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被判刑了還用不用賠償
依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故意傷害他人后被人民法院判刑的,并且不能免除民事賠償?shù)呢熑危淌仑熑魏兔袷沦r償是獨立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六條 【賠償經濟損失與民事優(yōu)先原則】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jù)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第三十七條 【非刑罰性處置措施】對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jù)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二、傷害胎兒身體的是否構成故意傷害罪
傷害胎兒身體的,一般不構成故意傷害罪。但倘若行為人故意使用藥物或者其他器具傷害胎兒,旨在使該胎兒出生后成為嚴重精神病患者或者造成缺乏四肢等嚴重殘疾,事實上也造成這種傷害的(以下簡稱胎兒傷害),應當如何處理由于故意傷害罪的對象是他“人”的身體,而胎兒不是人,傷害胎兒的行為不符合傷害“他人”的要件,故認定為故意傷害罪還存在障礙。然而,如果對這種行為不認定為犯罪,也有悖于刑法保護法益的目的。
實踐中,可能出現(xiàn)基于他人承諾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此時不能一概而論的認為應當以故意傷害罪論處。一般認為,在被害者承諾傷害的情況下,對造成重傷的宜認定為故意傷害罪。從與得承諾殺人的關聯(lián)來考慮,造成重傷的行為通常是對生命造成了危險的行為,而經被害者承諾的殺人沒有例外地構成故意殺人罪,故對造成重傷的同意傷害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比較合適。對基于被害者承諾造成輕傷的,不宜認定為故意傷害罪。
故意傷害致死量刑是怎樣的
涉嫌故意傷害罪拘留多少天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婚先孕女員工小產期間有工資嗎
2020-12-10什么是殘廢等級
2020-12-14上市公司是什么
2021-02-28債務融資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1-07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是否可以申請強制探望子女
2021-01-23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如何申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1-31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實習期工資可以現(xiàn)結嗎
2020-11-13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