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所得司法解釋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相關知識:什么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對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作出修改完善:一是擴大犯罪主體的范圍,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都構成犯罪;二是明確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從重處罰;三是加重法定刑,增加規定“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修改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整合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解釋的主要內容
(一)明確了“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基于全面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現實需要,《解釋》第一條規定“公民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識別信息和活動情況信息,即“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二)明確了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標準。根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的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客觀行為方式之一。
看完本文的內容之后大家都清楚了吧,這也是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的一種侵權行為。大家需要了解清在法律上是怎么規定的,才能更好的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免造成自己受損失。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國五條”解讀
2021-01-16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