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誹謗罪怎么起訴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由于誹謗行為和質疑、批評行為都可能產生貶損他人名譽,敗壞他人形象,降低他人社會評價的消極負面影響,在司法實踐中二者容易發生混淆,引發爭議,因此有必要對誹謗行為與質疑、批評行為加以界定,并加以嚴格區分。
媒體、網絡監督作為監督官員、公眾人物依法履行法定職責和社會責任的利劍,使用得當,可以除妖辟邪,凈化社會風氣;使用不當,則可能傷害無辜,損害他人名譽權。為此,在通過媒體、網絡公眾平臺損害他人尤其是公眾人物名譽權的行為體系中,我國立法上從民事侵權行為、行政違法行為一直到刑事犯罪行為進行了詳細規定,且都涉及到了誹謗行為。
相關概念;
根據法律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誹謗是指故意捏造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加以散布的行為,按照情節的輕重,誹謗依次可能構成侵犯名譽權的民事侵權行為、違反治安管理的行政違法行為、涉嫌誹謗罪的刑事犯罪行為,法律責任也依次加重。其中,“捏造”是指無中生有,憑空編造虛假事實或者夸大、歪曲事實;由于名譽權是指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公正的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相應地,“足以損害他人名譽”則是完全可能或者事實上已經貶損他人人格,敗壞他人形象,降低他人社會評價的行為;“散布”是指以言語或文字等方式在社會上向不特定多數人公開擴散。
對質疑、批評行為體系從內部進行劃分,常見的有兩種標準。第一,可以根據質疑、批評對象進行劃分。首先,根據質疑、批評的主體能夠進行質疑、批評的力度以及質疑、批評的對象所負的容忍義務的不同,質疑、批評的對象可以劃分為公眾人物和普通人物。其中公眾人物是指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社會知名度,且能因此從社會中獲得巨大利益的人,由于其從事特定行為與社會公共利益密切相關,因此相對于普通人物,人們有權對其質疑、批評的力度以及其所負的容忍義務都更大。其次,公眾人物又可以進一步分為涉及公權力和非涉及公權力的公眾人物,由于相對于非涉權公眾人物,人們只要有初步證據表明涉權公眾人物沒有依法合理行使公權力,就可以對其進行合理懷疑,并由其承擔責任證明自己行使公權力的職權范圍和法律依據,顯然相對于非涉權公眾人物,人們有權對涉權公眾人物質疑、批評的力度以及其所負的容忍義務都更大。與此相對應,從普通人物、非涉權公眾人物到涉權公眾人物,法律對其名譽權的保護力度依次減弱,人們由于合法質疑、批評而影響其名譽權的權利依次強化。
第二,可以根據質疑、批評內容進行劃分。質疑、批評內容可以分為公共事務和非公共事務。公共事務和非公共事務的界限比較模糊,學界上爭議也比較大。法理上通說認為,公共事務主要有這些特性:針對不特定對象,動用公共財政,具有強制性,具有公開性。由于公共事務的這些特性所致,相對于對非涉及公共事務的質疑、批評行為,人們對涉及公共事務的質疑、批評行為設定的限制較少,在有初步證據證明甚至沒有證據證明處理公共事務的內容和程序存在不合理、不規范的問題的情況下,都可以進行提出合理懷疑,進行質疑、批評,進而將證明處理公共事務的內容和程序合理、規范的責任轉移給公共事務處理者,由其澄清事實真相。因而,相對于非公共事務,對于處理公共事務的法人來說,可能存在泄密和威脅安全問題,但不存在損害名譽權問題;對于處理公共事務的法人的有關負責人來說,其因接受質疑、批評而使名譽權受到干擾所負容忍義務更大。
但是在很多時候,侵犯大家利益的事情時有發生,因此建議大家在遇見問題的時候,積極的尋求法律的幫助,律霸網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專業保障您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成年子女自己簽訂的購房合同有效嗎
2021-02-26房產繼承公證程序
2020-11-24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如何行使夫妻財產贈與財產撤銷權
2021-03-04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