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告如何申請拖延開庭時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其中,屬于 “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較多,例如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被拘留,無法繼續開庭審理的情形。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遇有下列情況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于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二、延期審理
延期審理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由于出現法定事由,導致人民法院無法在原定日期開庭審理案件,遂將開庭審理延遲 到另一日期。人民法院決定延期審理后,即可以當庭通知下次 開庭審理的日期和地點,不能即時確定的,可另行通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第一百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需要明確的是,有關被告的司法判決情況是基于犯罪事實的認定和法律依據來處理的,拖延開庭并不會減輕對犯罪分子的處罰,具體情況下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避免出現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否則是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
申請民事訴訟延期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延期審理刑訴法是怎么規定的?
民事訴訟延期審理時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財產及合伙人的財產處分權
2021-03-24為什么承攬人的留置權可以約定排除
2020-12-15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靈活就業保險交多少年
2021-01-23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農村承包荒山的優惠政策是什么
2020-12-03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
2020-12-09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該土地上的建筑物等是否一并處分
2020-12-14土地出讓金返還相關知識匯總
2021-02-13簽了協議但一直沒拿到拆遷補償,村民沒有搬走便是釘子戶了嗎
2021-02-13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形式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