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偽證會被起訴嗎
做偽證,不同的人員涉嫌的罪名是不一樣的,如嚴重,可追究刑事責任,如果被發現會被起訴。
所謂偽證行為,是指行為人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構成本罪,行為人的偽證行為必須發生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即發生在偵查、起訴、審判的整個過程。無論是行為人作虛假證明還是虛假鑒定,以及虛假記錄或翻譯,只要實施行為之一,便足以成立本罪。
應該劃清偽證與誤證的界限,二者的關鍵區別是行為人是否故意作偽證和有無陷害他人或隱匿罪證的意圖。此外,由于誣告陷害罪的行為人為了達到陷害他人的目的,常常虛構事實、偽造證據,因此就有可能在表現形式上與本罪相同。但而知區別在于犯罪主體不同(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犯罪發生的時間不同(本罪限定于刑事訴訟過程中),以及犯罪意圖不同(本罪行為人的犯罪意圖可能是陷害無罪之人,也可能是包庇有罪之人;而誣告陷害罪的行為人的犯罪意圖只能是陷害他人)。
民事訴訟中的偽證罪如何處罰
通常人們所說的民事偽證罪主要就是指《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的罪名。不少法院已依據《刑法》307條成功地定罪了民事偽證嫌疑犯。
支持民事偽證罪的其它法律條款還有:
《民事訴訟法》102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此條法律的關鍵點在于情節的輕重,要根據偽證是否影響案件事實,有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如法官誤判),偽證者的主觀故意程度和動機,偽證者心智是否正常,是否及時自首悔改而定。
當然,民事偽證者有權提出其主觀和客觀上的抗辯。
刑法第13條……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
民事偽證者侵犯的是被偽證者各種形式的權利,如工作和勞動的權利,給被偽證者造成了難以磨滅甚至永久性的傷害,且極大地浪費了法律資源,蓄意挑戰了司法和法律公正,調戲了法官的智慧,扭曲了善良人的誠信觀念,破壞了社會的和諧團結,其對社會的危害性遠遠大于那種輕微的偷盜刑事罪。
刑法第14條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由民事偽證引起的司法不公和懲罰無辜必然會危害我們這個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此后果是誰也不想看到的。
最高人民檢察院2002年10月24日發布的司法解釋《關于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所侵害的主要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審判活動,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作出處理…如果行為人偽造證據時,實施了偽造…印章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偽造…印章罪追究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有指使他人作偽證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第一款的規定,以妨害作證罪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上述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公司法務人員如何與聘用的法律顧問進行溝通
2020-11-26死刑怎么才能改刑
2021-03-04公司的股東會如何行使職權
2021-01-14交通十級傷殘最低賠償多少
2020-11-21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靈活就業保險交多少年
2021-01-23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