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化程度近幾十年在不斷的增強,如今的社會法律已經非常重要,任何問題都需要法律來解決。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如果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從的,就可以在規定時間內提出上訴要求重審,法院會按照相關程序來進行處理從而保障人們群眾的權利不受侵犯,那二審后多久強制執行規定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民事訴訟二審申請執行期限
1、申請強制執行期間為2年,適用中止、中斷規定,自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限的最后1天起計算,未規定履行期限的,自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2、人民法院自收到執行書之日起超過6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3、生效法律文書規定債務人負有不作為義務的,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從債務人違反不作為義務之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生效法律文書規定債務人負有不作為義務的,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從債務人違反不作為義務之日起計算。
二、民事訴訟二審申請執行終止
在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申請執行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在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申請執行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對于執行期限在法規中說明很清楚,也就是說在二審判決下達2年內當事人需要執行完判決內容。如今國家要求每一個公民要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法律已經普及到每家每戶,法規中有詳細的規定,從而來保障人們群眾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刑事訴訟二審應當發回重審的情形有哪些?
二審判決生效時間是多久
民事案件一審、二審訴訟費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擔保主債權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10二手房買賣合同內容一般都包括哪些
2021-02-17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喝酒被車撞是誰承擔責任
2021-02-10行政處罰限制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01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