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犯罪,是當事人存在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的過失引起的,是沒有共同故意的。
過失犯罪的分類:
根據犯罪過失心理態度的不同內容,犯罪過失可以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兩種類型。
1、疏忽大意的過失
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比如,行為人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駕駛員,在啟動汽車時,沒有注意汽車周圍的狀況,以致將一個在汽車后面玩耍的小孩軋死。此案例中,行為人身為一名駕駛員應當在啟動汽車時,注意汽車周圍的狀況,否則極易造成危害結果,但因為他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造成嚴重后果。此處行為人的心理態度就是一種典型的疏忽大意的過失。
在認識特征上,疏忽大意的過失表現為應當預見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在行為時負有預見到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的義務,并具有預見的可能性。應當預見是一種預見義務,不僅包括法律、法令和各種規章制度所確定的義務,也包括日常生活準則所提出的義務。但是,法律不強人所難,不會要求公民去做他實際上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只是對有實際預見可能的人賦予其預見的義務。因此,預見義務是以預見可能為前提。如果行為人不可能預見而造成危害結果的,即使結果再嚴重,也不應讓其承擔刑事責任。如何判斷行為人能否預見危害結果?刑法理論對此見解不一,主觀說認為,應以行為人本人的注意能力為標準進行判斷;客觀說認為,應以一般人或平均人的注意能力為標準進行判斷;折衷說認為,行為人的注意能力高于一般人時應以一般人的注意能力為標準,行為人的注意能力低于一般人時應以行為人的注意能力為標準。我們認為,應當根據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來確定行為人能否預見危害結果,即應將行為時的具體情況和行為人本人的條件,如行為人的年齡、所從事的職業、技術熟練程度、社會閱歷、智力發育情況等主觀特征,結合起來進行判斷。根據這一標準,一般人在通常條件下能夠預見的,行為人可以因為本人的認知能力較低或者行為時的特殊情況而不能預見;一般人在通常條件下不能預見的,行為人也可以因為本人的認知能力較高或行為時的特殊情況而能夠預見。可見,僅根據行為時的具體條件或行為人本人的條件來判斷行為人能否預見危害結果是片面的;只有將這些主客觀的事實結合起來進行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在意志特征上,疏忽大意的過失表現為行為人反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或希望危害結果不發生,即危害結果的發生是違背行為人的意志的。而行為人之所以實施行為,且未采取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必要措施,以致危害結果發生,是因為他根本沒有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會發生這種危害結果。
2、過于自信的過失
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比如,行為人駕車,雖明知強行超車會肇事,但認為路面較寬,而且自己駕駛技術高超,于是強行超車,導致車禍,造成人員傷亡。此案例中,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強行超車的行為可能導致車禍,但認為路面較寬、自己技術高超,超車行為不會發生車禍,結果卻是事與愿違。此處行為人的心理態度就是一種典型的過于自信的過失。
在認識特征上,過于自信的過失表現為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同時又輕信能夠避免危害結果。如果行為人在行為時,根本沒有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會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則不是過于自信的過失,而可能成立疏忽大意的過失或意外事件;如果行為人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必然發生而不是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則屬于直接故意,而不是過于自信的過失。所謂“輕信能夠避免”,是指行為人在預見到結果發生的同時,又憑借一定的主客觀條件,相信自己能夠避免結果的發生,但所憑借的主客觀條件并不可靠。輕信能夠避免主要表現為:其一,行為人過高地估計了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其自身的和客觀的有利因素;其二,行為人過低地估計了自己的行為導致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程度。輕信是過于自信的過失心理區別于其他罪過形式的重要特征,也是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
在意志特征上,過于自信的過失表現為行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即危害結果的發生是違背行為人的意志的。行為人之所以實施行為,是因為他輕信能夠避免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因此,行為人雖然沒能阻止危害結果的發生,但其往往會根據自己的認識,采取一定的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的措施。
過失犯罪,是當事人存在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的過失引起的,是沒有共同故意的。根據犯罪過失心理態度的不同內容,犯罪過失可以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兩種類型。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工商戶稅收標準是什么
2021-02-26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優勢
2021-01-01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事后保證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1-03-16酒后襲警罪會加重量刑嗎
2021-02-09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如何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夫妻個人債務
2020-12-21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