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逃跑后又遇民警并實施暴力
被告人劉某潛入受害人王某家中竊得價值8000元的手提電話一部,劉某被事主發現后奪路而逃。恰逢著便衣的派出所民警張某推了一輛警用自行車巡邏,張某見劉某神色慌張便上前盤問,劉某未回答慌亂逃走。張某巡邏完畢回到派出所即接到受害人王某的報案,張某同其他民警立即分頭搜捕犯罪嫌疑人。劉某在胡同中迷路,又被張某撞見,劉某抗拒抓捕過程中用刀將張某捅傷后逃脫。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劉某對盜竊行為供認不諱,但是辯稱其誤以為張某是受害人的家屬,其將張某捅傷是出于“抗拒抓捕”的目的,并無傷害之意。
行為人構成何種犯罪
本文認為,劉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和故意傷害罪,應予數罪并罰。劉某行竊時,張某并未進行抓捕,而是在其離開盜竊現場后才實施了抓捕行為。趙某雖然為抗拒抓捕而對張某實施故意傷害行為,但故意傷害行為與先前實施的盜竊行為在空間上存有較大的間隔,時間上也不連續,已不屬于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的“當場”,因此對這兩個行為應予分別評價,應定盜竊罪和故意傷害罪。
我國刑法第?269?條對轉化型搶劫罪作了如下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263?條的規定定罪處罰。”依此規定,行為人在先行實施盜竊、詐騙、搶奪行為后,還必須“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這構成了適用刑法典第269條的條件,也是決定先行的盜竊、詐騙、搶奪發展為轉化的搶劫罪的關鍵所在。這些條件可以分為: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主觀條件及行為人“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的目的條件。而客觀條件可以再具體區分為行為條件和時空條件,行為條件即實施暴力或者暴力威脅行為;時空條件即這種暴力或者暴力威脅行為是“當場”實施的。
事后搶劫之所以要求暴力、脅迫與盜竊行為之間具有緊密聯系,是因為轉化型搶劫罪與典型搶劫罪屬于同一性質的犯罪,必須能夠將行為人實施的暴力脅迫評價為奪取財物的手段,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暴力脅迫是在盜竊行為之后,或者放棄盜竊犯意后很短時間內實施的,使得在社會觀念上(不是在刑法上)認為盜竊行為還沒有終了。也只有在這種狀態中實施暴力、脅迫行為,才能視為與典型搶劫罪具有相同性質的事后搶劫。如果在相隔很遠的時間和場所實施暴力、脅迫行為,則不成其為事后搶劫。具體地說就是本罪的后行的暴力或暴力相威脅行為與先前的盜竊等行為在時空上應具有連續性、關聯性、不間斷性,即在時間上是不間斷的,在空間上是連續的。
據案情可知,被告人出于“抗拒抓捕”的目的實施了暴力行為,具備了轉化型搶劫的目的條件與行為條件。本案正確定性的關鍵在于如何理解轉化型搶劫罪中“當場”的含義,也即如果將趙某實施的故意傷害行為認定為與先前實施的盜竊行為屬于同一時空,則被告人應定搶劫罪,否則,應定盜竊罪和故意傷害罪。筆者認為,警察對被告人的抓捕行為從盜竊行為完全結束后一段時期才開始,盜竊行為與抗拒抓捕行為早已中斷,不構成轉化型搶劫罪,應以盜竊罪與故意傷害罪數罪并罰。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那么自己在盜竊之后逃跑,這種行為構成了盜竊罪,在之后遇到了民警之后,對其實施了暴力行為的話,自己會構成的故意傷害罪,如果遇到的是警察的話,進行實施暴力就不是以故意傷害罪這一種罪名的處罰了,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終結合后伙人能否要求返還股金呢
2021-03-08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關于試用期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26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我國土地承包具體有哪些要求
2020-12-05土地流轉金遲遲沒有到賬,農民又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1-24國家對拆遷安置有沒有統一政策
2020-12-25公租房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17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與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1-28拆遷補償評估的規定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