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立案偵查的條件是什么?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二、公安機關立案程序是什么?
對立案材料的審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已經接受的材料進行核對、調查的活動。其任務是正確認定有無犯罪事實的發生,應否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為正確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決定打下基礎。
為了做好對立案材料的審查工作,一般采取下列步驟和方法:
1、事實審查。審查事實,首先要審查有無事件發生,然后審查已經發生的事件是否屬于犯罪案件。如果屬于犯罪案件,還要審查對行為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2、證據或證據線索審查。通常的做法有:向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或自首人進行詢問或訊問;向有關的單位或組織調閱與犯罪事實及犯罪嫌疑人有關的證據材料;必要時委托有關單位或組織對某些問題代為調查;對特殊案件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采取必要的專門調查措施;對自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認真進行審查,認為證據不充分的,告知自訴人提出補充證據,在立案前法院一般不再進行調查。
綜上所述,公民日常生活中遭遇犯罪,應當盡快的去報案,挽回自己的損失。公安機關立案應當符合條件,要有犯罪事實,并且達到刑事追訴標準的,立案后,公安機關開始刑事偵查,收集犯罪證據,對當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
職務侵占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停職調查和立案偵查的區別具體是什么
立案之后撤案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多少年
2020-12-20農村房屋拆遷有哪些補償方式呢
2021-03-24發律師函有什么用
2021-03-19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生效
2021-03-22如何申請拆遷許可信息公開
2021-01-07農村拆遷安置門面房歸誰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