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規定
可申報的債權要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須為以財產給付為內容的請求權
給付標的為勞務或者不作為的請求權。不能申報,但是,因它們的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而產生的賠償請求權,為可以申報的債權。
2、須為以債務人財產為受償基礎的請求權
此處的債務人財產是指受破產程序拘束的財產。故信托財產或者根據法律規定不受破產程序拘束的財產,不是此處所稱的債務人財產;以這些財產為受償基礎的請求權,不得申報。至于請求權所指向的財產是債務人的一般財產還是特定財產,不影響申報的資格。因此,有財產擔保的債權和無財產擔保的債權均在申報之列。
3、須為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成立的對債務人享有的債權
至于債權的到期時間,不影響申報資格。根據破產法的規定,未到期的債權,在破產案件受理時視為已到期。
4、須為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請求權
因此。對債務人的罰款等財產性行政處罰,不得申報。在企業破產清算的情況下,債務人財產最終將歸屬于債權人。此時若執行對債務人的財產性行政處罰,事實上處罰的是債權人,這樣既不能達到行政處罰的目的,又損害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但是,在破產程序終結后,如果債務人因重整或和解而繼續存續,處罰機關可以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執行原來的處罰決定。
5、須為合法有效的債權
因此,以下債權不得申報:
1、存在合同法或者其他法律規定的無效原因的債權。
2、訴訟時效已經屆滿的債權。
3、無證據或者證據為虛假的債權、有相反證據證明為虛假的債權(申報人提供的證據材料不足以證明其真實性和有效性的債權,在補足證據前推定為不得申報)。不具備上述條件的債權被申報的,管理人有權提出異議。申報人堅持申報的,管理人可以在債權表中另頁記載,井載明所發現的問題,以供債權人會議作出決定。必要時,管理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裁定不予確認。
二、特別情形
1、職工債權
債務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人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為我國破產法上的職工債權。職工不必申報,由管理人調查后列出清單并予以公示。職工對清單記載有異議的,可以要求管理人更正;管理人不予更正的,職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利息請求權
附利息的債權自破產申請受理時起停止計息。破產申請受理前的利息,隨本金一同申報。
3、待定債權
叉稱“或然債權”,是指其效力有待確定的債權,包括附條件、附期限的債權和訴訟、仲裁未決的債權。這些債權可以申報,但必須說明其待定的狀況。
4、連帶債權
連帶債權人可以由其中一人代表全體連帶債權人申報債權,也可以共同申報債權。申報的債權是連帶債權的,應當說明。
5、連帶債務人的代位求償權
債務人的保證人或者其他連帶債務人,已經代替債務人清償債務的,以其對債務人的求償權申報債權;尚未代替債務人清償債務的,除債權人已經向管理人申報全部債權的外,以其對債務人的將來求償權申報債權。
6、連帶債務的債權人
在連帶債務人之一破產時,其債權人享有在破產程序中申報債權的權利。連帶債務人數人被裁定適用破產程序的,其債權人有權就其全部債權分別在各破產案件中申報債權。
7、待履行合同相對人的賠償請求權
管理人或者債務人依照破產法第18條的規定解除合同的,對方當事人以因合同解除所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申報債權。
8、善意受托人的請求權
債務人是委托合同的委托人,被裁定適用破產法規定的程序,受托人不知該事實,繼續處理委托事務的,受托人以由此產生的請求權申報債權。
9、票據付款人的請求權
破產債務人是票據的出票人,該票據的付款人繼續付款或者承兌的,付款人以由此產生的請求權申報債權。
以上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總結的債權申報的兩種情形,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分立是否可以分割土地
2021-01-12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民間房產抵押借貸流程
2021-01-03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承包地補償糾紛該怎么解決呢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