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偵查期間能上班嗎?
是可以上班的,一般要人民法院判決其有罪后,用人單位才有開除勞動者的權利,在立案偵查期間,勞動者享有繼承工作的權利。對于決定不立案的,由工作人員制作《不立案通知書》,有關負責人同意后,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并告知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主管機關應當認真復議,并將復議結果通知報案,控告,舉報的單位或者個人。自訴案件不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在15日以內作出不立案決定,書面通知自訴人并說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二、公安機關立案的程序是怎樣的?
1、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不論是否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都應當接受。然后按照管轄的規定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對口頭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應當仔細地詢問和訊問,并將內容寫成筆錄,經宣讀或者交本人閱讀后,若有意見,應當允許更正,若認為無誤后,讓其在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
2、為了做好對立案材料的審查工作,一般采取下列步驟和方法:
(1)事實審查。審查事實,首先要審查有無事件發生,然后審查已經發生的事件是否屬于犯罪案件。如果屬于犯罪案件,還要審查對行為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2)證據或證據線索審查。通常的做法有:向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或自首人進行詢問或訊問;向有關的單位或組織調閱與犯罪事實及犯罪嫌疑人有關的證據材料;必要時委托有關單位或組織對某些問題代為調查;對特殊案件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采取必要的專門調查措施;對自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認真進行審查,認為證據不充分的,告知自訴人提出補充證據,在立案前法院一般不再進行調查。
綜上所述,當事人因為他人報案被公安機關立案,會受到立案通知書,在沒有正式逮捕之前,其都可以照常上班,不影響個工作。當然,公安機關會傳喚并詢問。如果犯罪事實比較清楚的,公安機關會逮捕當事人,這樣就不能再去上班,而是接受調查。
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應該怎么辦
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立案與受理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合同標準版
2021-02-25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項目
2020-11-17土地流轉需要注意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2021-01-13拆遷補償規則是否完全“政策”說了算
2020-12-10企業拆遷補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