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罪秘密竊取如何認定
認定秘密竊取的關鍵是綜合考慮作案時的各種情況,正確認定行為人的主觀故意,而不能以失主實際是否發覺作為判斷是否秘密竊取的標準。
(1)秘密竊取是指在取得財物的過程中沒有被發現,是在暗中進行的。如果正在取財的過程中,就被他人發現阻止,而仍強行拿走的,則不是秘密竊取,構成犯罪,應以搶劫罪論處,這種類型屬于轉化型的搶劫罪如果取財時沒有發覺,但財物竊到手后即被發覺,后公開攜帶財物逃跑的,仍屬于秘密竊取,要以盜竊論處;如果施用騙術,轉移被害人注意力,然后在其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取走財物的仍構成秘密竊取。如行為人假借施法消災調包財物,因為被害人拿出財物是為了要被告人幫助“施法消災”并沒有使被害人喪失對其財物的控制,故對該行為應當以盜竊罪定罪論處。
(2)秘密竊取具有相對性,行為人盜竊公私財物之行為相對于財物所有人、保管人、經手人而言沒有被發覺。在竊取財物的過程中,只要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經手人沒有發覺,即使被其他人如路人發現的,也應屬于秘密竊取。如盜竊公共場所的電動車上,行為人實施盜竊行為,財物的所有人并不知其財物被盜竊,但對于大街上過往的行人并無秘密可言,在這種情況下,仍應當以盜竊論處。
(3)秘密竊取,是指行為人自認為沒有被財物所有人、保管人經手人發覺,但如果在事實上卻被財物所有人、保管人察覺而出于某種原因未作出反應,行為人之行為也應構成盜竊罪。如甲進入乙家盜竊,乙雖然暗中察覺了甲之行為,但惟恐受甲之傷害而懼于對其采取阻止措施,從而使得甲之行為得逞。雖然從客觀上看行為人之行為已被知曉,但行為人主觀自認為未被他人發覺,因而其手段仍具有“秘密性”。如果行為人在盜竊財物時自認為財物控制人已經發現了其不法行為,而事實上控制者并沒有發現其不法行為,此類行為盡管控制者沒有發現,但是已不再是秘密竊取行為,不應定性為盜竊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盜竊罪秘密竊取如何認定”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己是保證人沒錢了可以不履行擔保責任嗎
2021-03-21運輸代理合同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2-12當事人自行解決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6合伙合同應該載明哪些內容
2021-01-31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車子沒貼強險標志怎么向交警證明買了保險
2021-02-21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承包合同與租賃合同的區別
2020-12-17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呢
2021-02-15農民有權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0-12-15新農村建設危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1征地拆遷過程中由誰組織聽證
2021-01-11宅基地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