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借用公款超過多少會定罪
借用公款一般是為單位進行創收,為職工謀取福利或者解決職工生活困難等,利益歸屬于單位。
只要具備相應的手續,比如借條、借款協議之類的就沒有什么問題。如果別人都不知道包括領導不知情的話,那就得看你們公司或單位的意見了,不過即使不被定性為挪用公款,那調離財務崗位或令其辭職是基本上可以確定的。
個人借用公款超過六個月不還的給予什么處分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一百一十六條 個人借用公款超過六個月不還的,追還所欠公款,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但確因生活困難到期無力歸還的除外。
個人借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個人借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的,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違反有關規定將公款借給他人,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借用與挪用的區別
挪用公款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犯罪,是被告人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職權侵犯國有財產的犯罪。而以合法借款的方式變相挪用公款是挪用公款罪的常見手段,是案發后行為人企圖逃避法律制裁所經常使用的借口。因此,正確區分挪用公款與借用公款的界限,對于準確認定并依法懲治挪用公款犯罪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所謂借貸公款,是指單位負責人或經管財務人員,批準、決定將公款借貸給個人使用的行為。借貸,實際上就是放貸,是一種金融信貸行為。根據我國金融法律法規的規定,非金融機構未經國家批準是不能進行信貸活動的,因而借貸公款是一種違反財經法規的行為,具有行政違法性。從實踐看,借貸行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形式的合法性。借貸一般要經過一定程序和辦理一定手續,如領導決定、訂立合同、財務入帳等。第二,主體的法人性。行為人一般是單位負責人或主管財務人員。這些人,對內有經營決策權、公共財產支配權,對外有代表單位進行民事活動的資格。第三,動機的公利性。
總的來說,因為借了多少其實并不重要,還是要看能借多少。定性為犯罪比如挪用公款這種主要還是看信譽問題,一般是超過三個月性質就比較嚴重了。借用公款一定要注意及時還上,更重要的是本人的工作崗位的穩定,還請注意。如還有疑問,可繼續在律霸網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和醉駕的處罰
2020-12-07放棄行政復議后能再行政復議嗎
2020-12-17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0-12-08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擔保協議不寫借款人可以嗎
2021-01-20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